返回列表 您的位置:設計本 > 設計資訊 > 設計前沿 >

世界博物館日 | 博物致知,這些大師級別的“寶藏”設計

  • 世界博物館日 | 博物致知,這些大師級別的“寶藏”設計
  • 2020-05-19 09:10     來源: 設計紀元     瀏覽量:3165

世界博物館日 | 博物致知,這些大師級別的“寶藏”設計


最好的公共項目就是博物館,因為它是一切事物的總結,藝術、歷史和建筑確實是合為一體、密不可分。


——貝聿銘 



博物館作為承載人類文明的諾亞方舟,公共交流的重要場所和新興文化陣地,物質文明傳承的空間載體,其自身的存在是藝術文化與歷史的融合標志,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向人們傾訴著當?shù)氐奈幕殂号c濃厚的歷史底蘊。世界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本期設計紀元特別精選8處「博物館建筑」,從地域性視角出發(fā)思考,探尋建筑背后的意義與美。



01.

博物館一直都是他的主題,是他“建筑是藝術與歷史的融合” 


項目:蘇州博物館

設計:貝聿銘



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一生共設計26座建筑,遍布四大洲,十多個國家都有他的代表作,被譽為“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最后大師”的貝聿銘,于去年5月16日與世長辭。時隔一年之久,回顧大師作品,仍然折服于其大膽的現(xiàn)代主義風格以及對幾何形狀不斷實驗的嚴謹精神。而在貝聿銘先生85歲高齡完成的蘇州博物館,被他親切地稱為“我最親愛的小女兒”。



古典園林的許多特征應用到這所現(xiàn)代化建筑當中。它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竹林等組成,既不同于蘇州傳統(tǒng)園林,又不脫離中國人文氣息和神韻。傳統(tǒng)的青瓦易碎,堅固性、防水性都不強。為了減少建成后的維修,通過深灰色的花崗巖代替?zhèn)鹘y(tǒng)的白墻黑瓦。下雨時,灰色的菱形瓦片變黑,擁有白墻黑瓦的博物館融進了水墨般的姑蘇。摒棄傳統(tǒng)民居的屋頂結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貝氏馬頭墻”,高低的起伏,顯得層次分明。水墨渲染里,吳會城里的這座博物館又多了幾分江南韻味。



02.

博物館是一片充滿知識的云朵,有待人們前往探索


項目:盧卡斯敘事博物館

設計:MAD建筑事務所馬巖松



盧卡斯博物館,如同漂浮在洛杉磯上空的一朵云,是由MAD建筑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馬巖松設計建筑而成。敘事藝術博物館外立面是彎曲的玻璃纖維板,同時像高架橋一樣高高地抬升,形成了綠化的廣場和通往博覽會公園的新通道。設計將感性、有機的元素植入博物館中,例如彎曲的木墻、室內植物和起伏的綠色屋頂。大部分的拱形大廳將覆蓋光滑的白色石膏,使其更加的輕盈和空靈,創(chuàng)造進入云端的氛圍。同時可以乘坐圓柱狀觀光電梯進入上層展覽空間,體驗直上云霄的感覺。



03.

這座博物館是第一座從自然之中生發(fā)出來的建筑物


項目:卡塔爾國家博物館

設計:讓·怒維爾



卡塔爾國家博物館又被稱為沙漠玫瑰,是由讓·努維爾設計公司所設計,博物館的主題便是沙漠玫瑰,不同跨度和彎度的大型交錯圓盤使結構極其復雜,垂直部分作為支撐,水平部分則搭建在其它圓盤上,歷史宮殿周圍如同項鏈一般璀璨美麗。中庭位于環(huán)形展廊之中,作為戶外文化活動的聚集空間。外觀上,博物館的顏色像極了沙子,與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建筑物仿佛從地面生長出來般渾然天成。建筑內部,復雜交錯的結構產生了多變的內部空間,讓人置身其中仿佛與建筑融為一體。



04.

清水混凝土詩人:建筑與城市、自然、光影、生命之間的關系


項目:沃斯堡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

設計:安藤忠雄



沃斯堡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師安藤忠雄操刀設計,建筑由5棟平行排列的“箱體”為基本單位構成,“箱體”兩長三短比例均衡拼合在一起,采用混凝土和玻璃的雙重表層構造。洗墻將灰色混凝土墻面均勻照亮,運用大量暖色調燈光營造安靜平和的氛圍,同時通過玻璃作為墻壁,利用反射池強調建筑的輕盈性,在視覺上將光形成延續(xù)。日光瀲滟,波光粼粼,如同置身于沙漠般的綠洲。



05.

博物館設計方案試圖通過建造“人造懸崖”將這種地理特性體現(xiàn)在這個建筑中


項目:英國鄧迪V&A博物館

設計:隈研吾



英國鄧迪V&A博物館是蘇格蘭的第一座設計博物館,由隈研吾建筑都市設計事務所設計。博物館外表皮的材質是預制混凝土,建筑的外輪廓沿著起伏的混凝土墻延伸,由此生出奇妙的視覺光影效果,并且形成的光影會隨著天氣和時間而變化。建筑的外形設計,根植于蘇格蘭的歷史和人文,模擬東海岸的懸崖立面,用2500塊長達4米,重2噸的鑄石板扭轉包裹,仿佛鄧迪海濱新長出的峭壁山崖。博物館遠觀起來如同斜倚著水面的船首,讓過往之人聯(lián)想到這座城市的造船傳統(tǒng)。



06.

博物館的設計來源于當?shù)匚幕瘑l(fā),借助建筑從而探索城市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項目:巴西明日博物館

設計:Santiago Calatrava



巴西明日博物館位于里約熱內盧市Puerto Maravilha新區(qū),建筑主體高20米,長338米,背靠大海,猶如一艘準備起飛的宇宙飛船,由曾設計2004年雅典奧運會主體育場的西班牙設計師卡拉特拉瓦擔綱設計。設計受到當?shù)匚幕挠绊?,通過其建筑風格探索城市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建筑的造型有著典型的卡拉特拉瓦風格,充滿著結構美與形式美的高度協(xié)調。該建筑的誕生一部分因素是為了振興海灣附近地區(qū)的活力,對于如何通過興建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區(qū)復興和提升一個城市的公共空間品質,里約熱內盧這座城市為世界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07.

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促進參與和協(xié)作,能夠應對博物館和社區(qū)需要的空間


項目:Arnsberg博物館

設計:Bez + Kock Architekten



既有的博物館位于歷史保護建筑Landsberger Hof中,在經歷擴建之后成為了南威斯特伐利亞文化論壇。一期工程對建造于1605年的老建筑進行了全面翻新,并重新設計了永久展覽。二期工程在既有建筑旁增加了一棟新建筑,呈45度傾斜的場地一路延伸至魯爾大街和魯爾河。設計師為博物館賦予了一個由北向南逐步下降的臺階式體量:從既有建筑的地下一層延伸至建筑主體所在的魯爾大街。在通過白色的樓梯井不斷下降的過程中,建筑的體量逐漸增大:從上層的起始展區(qū)到夾層的多功能廳,再到最后的大型主展廳。



08.

改造后的博物館,載著人們和藝術品,在城市乘風破浪


項目:舊金山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

設計:Sn?hetta



舊金山跟過去的奧斯陸有相似的煩惱,科技發(fā)展超速,人文方面缺了點新鮮勁兒。原本的舊金山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SFMOMA)被夾在大廈間,顯得格外局促,數(shù)量巨大的館藏無處安放。經過Sn?hetta大刀闊斧的擴建后,新博物館高達七層,可供19個展覽同時開幕,許多斜梯連接著別有洞天之處,庭院有綠植和Alexander Calder的雕塑,活脫一個“小徑分岔的花園”。改頭換面的建筑外觀好似白色波浪,靈感來自舊金山的霧海。受到光線的影響,日與夜間會呈現(xiàn)出微妙的變化。SFMOMA仿佛一艘諾亞方舟,載著人們和藝術品,在城市乘風破浪。


 相關閱讀

大家都在看

    相關網友問答

    手機設計本

    隨時提問題,隨意賞美圖

    設計本官方微信

    掃描二維碼,即刻與本本親密互 動,還有更多美圖等你來看!

    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內容由用戶自行上傳,如權利人發(fā)現(xiàn)存在誤傳其作品情形,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