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戶型四房二廳的格局,有比較好的采光面,但同時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1、沒有入戶玄關,缺乏與室內的過渡
2、空間劃分不合理,每一個區(qū)域都被分割的較小,特別是客廳和餐廳兩個主要的活動區(qū)域
3、雙陽臺與雙衣帽間占據過多的室內面積造成空間浪費
4、主衛(wèi)陰暗封閉,缺乏采光
改造后的平面:
1、打通客廳與陽臺,擴大客廳面積,把剩余陽臺位置規(guī)劃為“儲物間”
2、入口邊沿設置“獨立玄關區(qū)”
3、打通餐廳、廚房與書房,敲除原飄窗位置,使整個室內面積得到擴大,所有公共空間在視覺上成為一個開放的整體
4、主衛(wèi)與主臥之間墻體用玻璃隔斷替代,為主衛(wèi)引入光線
5、按照就近原則規(guī)劃儲物柜,解決收納問題
原始的門廳結構,沒有玄關,墻體不在一個平面,側面還有梁體穿插,整體結構比較散亂,強電箱與弱電箱暴露在外面影響美觀。
改造后的平面
墻面整體向內推進,設置入戶玄關區(qū),植入柜體與景觀,將強弱電箱隱藏在柜內,見下圖
這樣內墻面就在一個平面上,整個客廳也被規(guī)劃為一個方正舒適的空間。
墻面顏色統(tǒng)一與結構的改良帶來視覺被拉高的感受。
入戶玄關區(qū),通過結構、色彩與地面材質的區(qū)分強化入口區(qū)域感受。
右側設置鞋柜,鞋柜中部和下部規(guī)劃有開放格,可以放置消毒噴霧、鑰匙、鞋子等用品。
玄關對面是原來的陽臺區(qū)域,客廳與陽臺打通后,整個客廳延伸至陽臺,大的落地窗帶來良好的采光。
在正對玄關的位置設置了屏風隔斷的遮擋,黑色邊框與磨砂玻璃的材質契合整體的風格,磨砂玻璃又是通透而不阻隔光線的。隔斷頂部預埋軌道,可以左右滑動,不影響窗戶的開啟。
客廳墻面整體采用清新的灰綠色調,搭配紅色畫作。畫作來自于胡安米羅Paintinger Ⅱ,其他畫都是圍繞這款畫作搭配的。
沙發(fā)來自北歐表情的Linosa款式。
上午45度的光角斜向打向客廳,在植物的掩映下落下細長的條紋陰影。
綠色的絲絨抱枕、休閑毯很好的柔化了極簡空間的硬朗,同時提升品質感。
灰粉色的球枕與boby推車相呼應。
茶幾和邊幾都選擇了帶有滾輪的款式,這樣可以隨時變換布局,釋放空間,滿足健身、娛樂、社交等多樣化需求。
茶幾在材質上是鍍鉻的金屬與玻璃,弱化體量感,可以很好的融于背景色調內,顯得客廳空間更大。
Boby推車強大的儲物力可以解決玻璃茶幾儲物不足的問題。
改造后客廳與陽臺打通,整個客廳變得開闊舒適。大面積綠色與盆栽植物為住宅帶來生機。不銹鋼的茶幾和落地燈增加空間精致感。
視線游經客廳、端景、廚房,仿若江南園林的對角銜接,中空出一條轉若游廊的通道,隱隱有一絲曲折幽深之意。
這是千年木剛送來時候的樣子,長了一段時間散開反而沒有原來好看了。
掛畫來自Malene Birger的藝術作品。
Malene Birger的作品大多是水墨畫,黑白的抽象表現(xiàn)形式適合絕大多數(shù)色彩豐富的空間。
疫情時期增加了廚房的使用頻率,開放式餐廚更加適應疫情時期的需求。
餐桌除了吃飯以外被賦予更多的功能,如工作、看書、家庭聚會等。餐桌后方與吧臺側面都設置有開放格,方便物品地放置。
玄關的頂面與餐廳梁齊平,黑色桿狀柱體界定兩個區(qū)域,頂面高度統(tǒng)一與地面材質統(tǒng)一強化了區(qū)域感受。
頂面、地面、墻面、柱體斷離出一方天光別院,仿佛中式園林中的廊與亭。
從書房區(qū)域望向餐廳和廚房,產生內與外的對望關系。不同高度的梁體在木工時期進行了統(tǒng)一的找平,呈現(xiàn)出規(guī)整的結構形態(tài)。
壁燈、餐廳燈和餐桌都選用了白色與金屬鍍鉻的材質增加空間精致感。
櫥柜設計在保證足夠收納的同時兼顧美觀。吊柜呈L形,落到臺面,將下水管與煤氣管包裹在內。
墻面采用了宜家的掛桿系統(tǒng)。
為了節(jié)省預算,只是在外露的部分貼了藝術瓷磚,櫥柜的背后是價格比較低的瓷片。在這里可以看到落水管與天然氣管的位置。
掛桿豐富的配件系統(tǒng)可以收納絕大多數(shù)廚房的常用工具,十分便捷。
廚房的左側是煙道,利用包裹煙道的剩余空間制作壁龕,用來放置常用的調味品。壁龕在側面可以很好的隱藏調味品的雜亂。
改造前的書房,左側是飄窗,書房與餐廳都顯得很局促。
改造后將左側飄窗敲除,餐廳與書房之間的隔墻打通,所有公共空間在視覺上成為一個開放的整體。
書房與餐廳用鐵藝隔斷相隔,保證了書房的獨立性,不管是工作、練琴或是玩游戲,都不會受到外界干擾。
鐵藝門原本沒有這種樣式,預先設計好款式圖紙,然后找廠家訂制。
書房的顏色與餐廳相區(qū)別,更加適合辦公的狀態(tài)。書桌的下方鋪貼了半墻瓷磚,方便日常打理。
在靠近客廳的一面墻,涂刷了黑板面漆,方便日常的記錄與留言。
由廚房望向客廳,仿佛置身廊亭,而整個客廳如同院落般。
客廳訂制了整面的收納柜體用來滿足日常收納。電視的位置滿足身處客廳、餐廳、廚房不同位置都可以觀看電視的狀態(tài)。電視下方預留了放置回音壁的空間,高品質的回音壁可以有效的提高觀影效果,同時為以后搭配PS5等游戲設備提供好的基礎。
柜體最左側的區(qū)域隱藏了儲物間的入口,隱形門的設置使整個客廳更具整體感。
由餐廳望向過道,千年木、電視柜、盡頭的畫作,兩側的景觀形成遞進的層次感。
右側植物背后是雙面柜體中的另一個收納柜,全屋采用2公分黑色踢腳。
由客廳望向過道,過道中預留了可以裝小夜燈的插座方便起夜。
電視柜的顏色采用中性的灰色調,長久目視前方不至于視覺疲勞。柜體找當?shù)赜喼茝S家制作,柜體的制作更多的在于設計師與廠家的溝通,只要溝通到位,普通的廠家也可以做出好看的柜體。
過道的盡頭專門訂制了隱形門,做統(tǒng)一的顏色涂刷。這樣關上門后,門與墻面融為一體。
在過道中間部分加入鏡面,使空間得到延申,原本冗長的過道變得開闊有趣。
主臥采用無床頭設計,上半墻是與客廳同樣顏色的涂料,下半墻是深灰色的黑板漆,黑板漆相對于普通的涂料更加耐刮擦,方便打理,同時節(jié)省預算。
主臥與主衛(wèi)之間的墻體用玻璃隔斷替代,為主衛(wèi)引入自然光線。
隔斷樣式與尺寸均為提前訂制,主臥隔斷與客廳隔斷樣式一致,保證了風格的統(tǒng)一性。
次臥作為長輩居住的空間,采用了溫暖的色調,棉質的床品與木質紋理給人舒適感。
施工現(xiàn)場圖片,油漆師傅一邊滾涂一邊跟我叫苦,說加水太少了。普通品牌的有色乳膠漆為了避免色差,需要將加水量控制在5%以內。
床頭背景的畫來自Vitra Design Museum,是藝術家Ronan Bouroullec的作品,這款畫在Hay北京店也有展出。
床頭柜用坐凳代替,可以在客人多的時候用作餐凳使用。物品的精簡有效的節(jié)省了空間,同時又能減少費用支出。
閱讀角,臥室區(qū)安靜的環(huán)境很容易讓人沉下心來。
施工與安裝過程保證推拉門邊框外露1.5公分,才呈現(xiàn)出比較極簡的效果。
兒童房還未使用所以沒有設置太多的家具,放置一張單人床用作臨時的客房。
折疊桌可以用來臨時辦公或者作為下午茶的區(qū)域使用。
主衛(wèi)選用綠色點狀瓷磚搭配同色純色瓷磚,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
客衛(wèi)干區(qū)采用半墻的條紋瓷磚,衛(wèi)生間的內部安裝了安全扶手、折疊凳等護老設施方便長輩使用。
由過道望向餐廳,原本的過道相對較寬,在不改動墻體的情況下電視柜做寬一部分使過道縮小到一個相對合適的寬度,后面加設燈槽。
空間大部分采用間接光源,多種類型燈具搭配使用。整個空間的燈光、燈具種類、位置排布、數(shù)量、瓦數(shù),都經過了仔細的劃分與計算,保證基礎光、重點光、氛圍光,在不同狀態(tài)使用下能達到相對理想的效果。
燈具在選擇上參照了色溫、照度、光束角等多種產品參數(shù)。
由于對筒射燈,特別是明裝類筒射燈的樣式、美觀度上有要求,同時又要控制預算,所以難免會選到不同的品牌,不同品牌之間的燈具大都采用不同的芯片,同樣的色溫不同芯片下光線也會存在色差。在選擇燈具的時候拿樣品觀測,保證全屋燈具色溫的統(tǒng)一。
陽臺不僅承擔家庭的家務區(qū)同時也是休閑區(qū),要保持空間整潔,收納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做了整面的收納柜體。
柜體背后隱藏了空調管道和落水管。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