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超越時間和空間有聯(lián)系性的存在,我們希望在家延續(xù)愉快的記憶。
在一次在日本的旅行體驗中,被問到愉快體驗感時提到的一戶建庭院設計,庭院的概念是為室內提供了光線和通風,弱化墻的存在,人、空間和自然形成舒適的互通,也特別符合東方人的內在氣質,這和我們自然主義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
生活、社交、工作、愛好之間的邊界正在慢慢模糊,空間的界限也需要新的轉變,變得更開放、包容、自然,更加個性化貼合自己的生活。
《外部空間設計》中闡述的內外的概念深有同感,有時會無意識地創(chuàng)造和感受空間,玄關處亮起的燈就像是過渡到庭院內部空間的信號,意味著忙碌的一天得到好不容易的解放,舒心回到家中的感覺。
家是內心的映射,因為人的變化和時間變遷,房子如何能更好地適應現在的生活方式,是值得被探討的話題,家不再是開發(fā)商給的模板。
庭院的“庭”也許是家庭的“庭”,庭院是傳統(tǒng)居住文化最核心的內在,人與自然共處關系蘊含了陽光、空氣和材質在居住空間中的體現,流動的可變化的空間功能,零反光的大地系色調,從自然中取材的質地,讓人文價值滲透在設計之中。
房子作為生活的容器應該與居住者很好地互相適應,為了激發(fā)能住的更好的興趣,不妨從小事做起,養(yǎng)個花,健個身,彈個琴,讓自己和家人開心、從容、輕松、舒適,這些都是可以傳達享受生活的方式。 真實的生活痕跡非想象中的生活方式。屋主對生活和藝術的理解參與到了更深的設計中來。
模糊的空間定位恰好地為居住者提供更多的使用場景可能性。我們總是想在有限的空間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性,有一定的想象空間也許可以如此那般使用,設計不是決定性瞬間,而是流動的有變化的,空間與居住者的能量契合才是最有力的生命力。
喜歡逛畫廊的人,往往對畫布和手工感的肌理感情有獨鐘,所以我們在整個墻面材質選擇上,運用了更貼近自然的粘土材質,這幅屋主收藏的《童年的記憶》做了簡單的裝裱,并沒有再去用亞克力或者玻璃覆蓋,可以近距離地欣賞筆觸色彩和作者豐富的情感表達。
都市人的生活節(jié)奏忙碌,如果不能改變外界不如營造自己的場域,回歸自然,燈光的設計也在模仿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關注食物的時令,欣賞四季的變幻,感受潮起潮落,物理的事物在變化,生命哲思是不停止的追求。
隨著時間流逝,空間依然能保持美的狀態(tài),燈光、收納、陳列、香氛、音樂、溫度、觸感, 是整個生活、人生的環(huán)境、情趣和氛圍,比較包容情景和長久的狀態(tài),順應自然,在時間里變得更美。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